科技情報
-
NVIDIA推出vGPU 11.0,為遠距辦公的藝術家、設計師和資料科學家提供更多工具
NVIDIA發表最新的Virtual GPU (vGPU) 11.0軟體,這是一套可以運用在NVIDIA GPU GRID的中介軟體,讓VM Hypervisor可以取得GPU的硬體資源,以分配給各個虛擬機器來使用,讓遠距辦公的創意工作者、美工人員、動畫創作、美術設計師,甚至資料科學家們,也能透過連接到遠端VM或Container,透過其硬體GPU加速功能,來完成以往不可能的事情! 如同我們先前採訪的,他們就是透過Quadro RTX 8000,搭配NVIDIA vGPU軟體,讓員工可以透過遠端KVM方式 (透由微軟RDP軟體),來進行遠端辦公,即使不在公司的員工或外包人員,也能透過自己的電腦來連接到公司的vGPU VM,來執行一些3D創作軟體。NVIDIA vGPU搭配其高階繪圖卡,能賦予VM即時運算與即時繪圖的能力,讓一般電腦只要有網路連線能力,就能連接到公司的電腦,並化身為高效能繪圖工作站,讓專業人士在外也擁有「即戰」力! 這次vGPU 11.0可相容於Quadro RTX 6000以上的繪圖卡,以及那些超貴的P100、V100、A100等AI應用級加速卡,在畫面更新率方面也支援到120Hz,讓CloudXR (雲端混合實境)的應用,在搭配Wi-Fi或是5G行動網路時,能更即時將高畫質的畫面傳給遠端的使用者,以便可以打造更沉浸的遠距教學、訓練、會議,或是其他更進一步的應用。 以下就來看看這次NVIDIA發表最新vGPU 11.0軟體的細節內容吧!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為許多企業和組織員工的工作方式帶來永久性的改變。現在,他們可以選擇在家或辦公室進行協作。 NVIDIA (輝達) 於今 (2020) 年 7 月推出最新版本的虛擬 GPU 軟體 vGPU,助力全球數百萬專業人士。此軟體能夠支援更多作業負載,並具備提高 IT 管理人員工作效率的功能。 GPU 虛擬化是為從設計師到資料科學家的每一個人,提供彈性協作方式的關鍵。無論身處何處,任何人都能在需要高階繪圖與運算力的專案上進行協作。 根據 IDC 的最新研究,企業組織因疫情轉為遠距辦公後,時,發現擁有 500 至 1,000 名使用者的企業組織的生產力提高了 13%,且每年可省下約 100 多萬美元。 Jon Peddie Research / Cadalyst 分析師 Alex Herrera 表示:「在採用虛擬化 GPU 技術的集中式運算環境中,使用者不再需要與實體工作站綁在一起。正如近期在遠距辦公期間,很多公司都做出了成功的改變,讓員工能隨時隨地存取大數據且效能表現不受影響。」 NVIDIA 與 SUSE 在其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上展開合作,共同擴展對虛擬化管理程序 (Hypervisor) 的支援,並在基於內核的虛擬機平台上提供 vGPU 支援。 將支援初期產品,為人工智慧 (AI) 和資料科學作業負載實現 GPU 虛擬化。這些產品將為越來越需要 GPU 支援的企業和雲端服務供應商,提供擴展虛擬化管理程序平台的選擇。 SUSE 技術長 Brent Schroeder表示:「如今對加速運算的需求,已經從專門的高效能運算環境擴展到了虛擬資料中心。為了滿足企業高層的需求,SUSE 和 NVIDIA 致力於簡化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中 NVIDIA 虛擬 GPU 的使用,以實現 IT 基礎架構的現代化升級,並加速 AI 和 ML 作業負載,進而讓 SUSE 全球各地的客戶能更好地處理高效能和時效敏感的作業負載。」 借助 NVIDIA RTX 和 vGPU 軟體在 5G 與 Wi-Fi 網路上提供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服務。2020 年 7 月推出的 vGPU 版本可在高達 4K 的解析度下增加 120Hz VSync 支援,為使用無線設備的 CloudXR 使用者提供更加流暢的沉浸式體驗,享受媲美本地有線配置的保真度。 VMware AR/ VR 總監 Matt Coppinger表示:「透過使用 Wi-Fi 或 5G 串流 AR/ VR,企業組織將能徹底發揮其優勢,實現沉浸式訓練、產品設計以及建築和施工營造。我們正與 NVIDIA 攜手合作,以更加安全地提供在 VMware vSphere 和 NVIDIA Quadro 虛擬工作站上運行的 AR 和 VR 應用程式。借助 NVIDIA CloudXR,這些應用程式能夠串流到在獨立式頭戴裝置上運行的 VMware Project VXR 客戶端應用程式中。」 最新版本的 vGPU 能夠提供更優質的使用者體驗,並且滿足高要求作業負載所需的管理能力,例如近期推出的能將即時協作平台 Omniverse 與用於資料中心的 RTX 伺服器和 NVIDIA Quadro 虛擬工作站軟體相結合。該參考設計在一個 NVIDIA Quadro RTX GPU 上最多可以支援兩個虛擬工作站,不僅能夠運行協作式電腦輔助設計等多種作業負載,還能同時針對模型進行如照片般真實的即時渲染。 Quadro vWS 可以在幾分鐘內為全球各地的新使用者,提供由 Omniverse 支援的虛擬工作站。使用者無需專用的客戶端硬體,僅需使用連接網路的設備、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即可,且資料中心內的數據受到高度保護、安全性相當高。 2020 年 7 月推出的 vGPU 版本,其新功能可以協助企業 IT 管理人員和雲端服務供應商簡化管理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 新功能包含允許不同版本的主機和客機 vGPU 軟體跨分支支援,以簡化升級和大規模部署的流程。 IT 管理人員可以更快地升級到最新的虛擬化管理程序版本,以取得修復程式、安全外掛和新功能,同時交錯部署終端用戶圖像。 運行 VMware vSphere 的企業資料中心將能夠使用最新版的 VMware vRealize Operations,管理搭載 vGPU 的虛擬機器 (VM),從而提高營運效率。 同樣,VMware 於近日在 vSphere 中為 GPU 驅動的虛擬機器增加了 Distributed Resource Scheduler (DRS) 支援。現在,vSphere 7 導入一項名為「可分配硬體 (Assignable Hardware)」的新功能,該功能可以增強初始配置,以便在啟動虛擬機器之前將其自動「放置」在具有正確 GPU 和配置文件的主機上。 對於管理大型部署的 IT 人員而言,這意味著新虛擬機器的部署時間將縮短至數分鐘,而原來的人工部署可能需要花費數小時。同樣,此功能可與 VMware 的 vSphere High Availability (HA) 共同使用,因此,如果主機因任何原因發生故障,由 GPU 驅動的虛擬機器可以在具有正確 GPU 資源的另一台主機上自動重啟。 2020 年 7 月推出的 NVIDIA vGPU 即將上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參閱。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Wpk2zo8Q NVIDIA Virtual GPU 11.0 新增功能影片介紹 以下就是這次NVIDIA vGPU發表的簡報內容,敬請觀賞!
-
AMD Ryzen日本組裝市場佔有率持續領先Intel十代U
搶占桌機市場可說是Intel與AMD兩大陣營的必要佈局。在2017年以前,桌機幾乎還是Intel的天下,當時PC DIY (電腦組裝)的選擇,幾乎就是Intel,直到2019年下半年之後,這個情勢已經逆轉,由AMD領先!到底市場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轉折?以下就來看看。 根據日本指出,在日本的DIY市場中,Intel就算發表第10代Comet Lake桌機處理器了,AMD還是保持領先的局勢!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統計數字並非取自單一零售商而已,而是基於日本各地的零售商所回報的數字,因此頗具參考性! 從上述圖表可以看出,就算Intel在2020/5/21正式推出10代U,但還是無法挽救其在桌機DIY市場的持續下跌態勢。在5月時,AMD的Ryzen 3000市占率高達67.4%,而Intel則是32.6%。 讓我們將時間撥回到2017年,當時Intel的桌上型CPU在DIY市場的市占率達到了83.9%,AMD只有少少的16.1%。這個態勢直到2017/11/2時達到最高點,也就是Intel的CPU達到84.7%,AMD只有少少的15.3%。當時Intel的CPU是以第六代Skylake與第七代Kaby Lake為主力,搭配Intel 100或200系列晶片組,整體效能表現不俗!就算當時AMD已經推出Ryzen 1000系列處理器,仍無法提升其市占率。當時,在20台組裝電腦中,就大約有17台是Intel的,3台才是AMD的! 不過,就在2018年下半年AMD推出Ryzen 2000系列處理器開始,這個態勢已經逐漸改觀,而Intel當時也推出第8代Coffee Lake處理器,搭配300系列晶片組,然而該年初,Intel爆發了史上最嚴重的安全性漏洞事件(Spectre與Meltdown),當時的漏洞比較棘手,除了透過微碼更新,並搭配作業系統的補洞,來進行「緩解」之外,許多軟體也必須更新才行,加上打了修復包之後,效能可能受到影響(也就是速度降低),相較於AMD的漏洞影響很小,使得Intel遭受到有史以來最大的消費者信心危機。 隨著Intel CPU漏洞不斷被挖掘出來,加上Ryzen 2000效能已幾乎能與Intel的處理器相抗衡,使得當時組裝電腦的玩家,紛紛開始嘗試組裝AMD的機器,給蘇媽一個機會,到了2018/10/20時,AMD的市占率逐漸攀升到29.3% (成長近1倍),而Intel市占率則掉到70.7%。也就是說,當時在20台組裝電腦中,就大約有14台是Intel的,6台才是AMD的!看起來,AMD還算無法影響到Intel嘛! 然而就在2019/7/7,AMD正式推出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以Zen 2架構、7nm製程、支援PCIe 4.0規格,搭配同步推出其RDNA架構、7nm製程、支援PCIe 4.0規格的Radeon 5000系列顯示卡,搭配X570晶片組,並可支援PCIe 4.0規格的SSD,為高效能PC市場帶來新的氣象!相較於Intel當時推出了第9代Coffee Lake Refresh,仍繼續使用14nm、PCIe 3.0的架構,雖說搭配300系列晶片組,似乎無法吸引提升消費者來組裝這樣的產品,使得DIY市場在2019/7/7時正式翻轉,AMD取得68.6%的市占率,Intel則是狂跌到最低的31.4%。等於是20台電腦中,AMD就佔了約14台,Intel則變成只有6台!整個情勢大翻轉! 雖說在2019年底至2020年初,可以看到Intel和AMD正在50%附近做徘徊,也就是組裝電腦的玩家,選擇Intel或AMD平台的各佔一半!一直出現所謂的「黃金交叉」或「死亡交叉」。不過,從2020/5/21開始,也就是Intel正式發表第10代Comet Lake處理器之後,還是使用14nm+++製程、支援PCIe 3.0規格,雖說爆發時脈突破到5.3GHz,但必須搭配400系列晶片,且必須搭配水冷,使得消費者對I牌的寄望徹底幻滅,「報復性」的來組裝AMD平台,使得5月份的市占率仍是由AMD出道近一年的Ryzen 3000 (與其他處理器)領先,達到67.4%,Intel則只有32.6%。等於是40台電腦中,AMD就佔了約27台,Intel只有13台!直到最新的數字,也是AMD與Intel分別佔63.8%、36.2%,AMD真香持續領先,看來Intel的10代U市占率,近1年內簡直就是一個慘不忍睹啊! 根據的報導指出,南韓DIY市場,在2019年的時候,AMD的市佔達到約50%,當2020年第一季AMD將Ryzen 3000與2000售價下殺之後,AMD的市佔則快速提升,達到4月底的最高峰,也就是60.56%,等於是每20台電腦中,就有12台是AMD的,8台才是Intel的。 從上圖即可發現,AMD的市占率自2019年7月左右持續上升,Intel則持續下降!看來AMD頗受南韓消費者的青睞!而前述報導也說明,主流的Ryzen 5系列,擁有比Core i5更好的C/P值,使得原先Core i5的銷售量受到重重打擊!至於Ryzen 3的部份,則因為其擁有更好的內顯,使其Core i3銷售量受到衝擊! 由於AMD的CPU發展藍圖是遵照時間在進行,雖說先前有傳出AMD Ryzen 4000可能延後,但官方也駁斥這個消息,並表示Ryzen 4000將如期推出,因此最快可能在9月或10月,就可以得知Ryzen 4000 (代號Vermeer)的消息囉! 至於Q3的部份,就是AMD將於2020/7/7,也就是Ryzen 3000出道一週年之後,正式推出Ryzen 3000XT系列,包含Ryzen 9 3900XT、Ryzen 7 3800XT、Ryzen 5 3600XT,提供更快的時脈,讓消費者能以相同的價錢,買到更好的效能。當然先前Ryzen 3000X系列也會降價就是了!現在想組裝電腦的玩家,可以考慮進場囉!
-
跟LOL 87%像?! 騰訊爸爸帶來《寶可夢聯盟》Switch新作:當MOBA手遊和寶可夢世界觀融合
有關寶可夢相關的遊戲近期新品輩出,不過就在剛才,又有新的遊戲宣傳片釋出了,這次是MOBA新作《寶可夢聯盟》(Pokemon Unite),看起來跟LOL 87%像~ 雖然目前還沒有非常多的實際遊戲畫面,不過從宣傳片當中,真的不難讓人聯想到《英雄聯盟》R~原先以為會是任天堂本家新遊戲,雖然說真正推出的是The Pokemon Company沒錯,不過看到後來發現原來是騰訊大家長的(ㄏㄏ) 整件事情瞬間就變得合理許多,繼LOL以後推出《寶可夢聯盟》好像就很好理解,雖然說實際開發商不同,不過這次騰訊應該是有The Pokemon Company的授權,才能讓寶可夢的世界觀順利帶到MOBA遊戲中。 詳細的推出時間目前還不確定,不過如果開發順利、且人氣不錯的話,按照寶可夢的世界觀,要推出個數千個腳色應該不是難事,畢竟都已經出好幾代了嘛XD!有興趣的玩家可以持續關注這款遊戲~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zte0571hA ▲《寶可夢聯盟》官方正式宣傳片。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Apple宣佈首款ARM架構Mac年底上市,全新macOS Big Sur支援x86/ARM雙平台,並給予2年過渡期以揮別x86架構!
先前我們提到,這次蘋果在6/23凌晨1:00的WWDC 2020開發者大會中,除公佈全新的iOS 14、íPadOS 14、watchOS 7等作業系統,以及進軍電視串流的Apple TV+服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全新的macOS Big Sur (v11.0),首度支援ARM/x86雙架構,可說是最大的架構變革版本。 在這次公佈的各裝置OS中,Apple宣佈於今日開始推出Beta 版本給開發者,並於7月起提供Beta版給一般用戶。正式版本將於秋季正式推出!有關於Apple WWDC 2020線上發表會,可以參考,可以開啟簡體中文字幕。 Big Sur (大索爾)是美國加州聖荷西以南靠海的一處國家公園,其區域具備多山,並常以景色秀麗聞名。這次蘋果從Catalina到Big Sur可說是改革很多,不僅,更帶入ARM/x86執行函式,讓蘋果正式宣告,要將Mac轉換至ARM架構了! 蘋果(Apple)自推出iPhone與iPad之後,可說是成果豐碩,後續更推出Apple Watch,打造全系列ARM架構的行動/穿戴裝置。然而在Mac電腦方面,其CPU架構的變革,可說是歷經了3代:1995年導入PowerPC架構,然後到2006年改變到x86架構(搭配Mac OS X Tiger),如今2020年Apple又要換架構了,正式改變到ARM架構(搭配macOS Big Sur)! 在2006年PowerPC轉x86架構時,Apple給予約2年的過渡期,在軟體方面則是提供Universal Binary架構,程式設計師可以編譯出PPC/x86的執行檔,以便在傳統PowerPC架構的Mac與新x86架構的Mac上執行。但傳統以PPC編譯的執行檔,則是透過Rosetta的即時轉譯函式,讓PPC的執行檔也能在x86平台下執行,讓消費者不用捨棄先前購買的PPC軟體,即可在新的x86 Mac上執行使用,且執行效能也不錯! 然而如今x86 Mac從2006至今也14年了,由於Apple會想要跳進來自己做ARM處理器,一切都是始於iPhone,自2010年A4晶片,發展到2019年的A13晶片,已經歷經了10代的產品(呵呵,Intel的Core至今也擠到第10代! XD),其效能已提升了100倍了!至於iPad也是從A5X一直發展到A12X共6款,其GPU效能比第一代iPad快了1000倍!足以看出Apple在CPU設計功力不可小覷!而在這短短的10年內,Apple總共交付了20億顆系統晶片! 如今,也許看不慣Intel在x86 CPU的效能擠得太慢,而且一直導入一些沒用的功能,讓Apple覺得時機成熟了,乾脆自己來打造Mac專用的ARM處理器,這次所發表的A12Z參考硬體設計平台,就是基於Apple A12處理器,搭配其最新macOS Big Sur,以原生ARM架構程式來執行! 至於現階段的x86 Mac執行檔怎麼辦?這次一樣,跟2006年當時的PPC/x86作法相同,這次macOS Big Sur可支援x86/ARM的執行檔,其軟體開發工具也支援雙架構,讓程式設計師透過Xcode來編譯成x86/ARM雙架構的Universal Binary (Universal 2),這樣就解決了不同架構Mac的執行問題。 至於未來在ARM Mac下如何執行既有的x86 Mac程式?這次透過Rosetta 2的方式,系統能將x86 Mac執行檔即時轉譯成ARM指令來執行,讓「傳統x86」Mac程式能無痛執行,且執行效果幾近原生!Apple現場執行Maya來進行3D建模,甚至執行以Metal版本的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遊戲(x86架構),在1080p解析度下都非常順暢! 當然這次也支援Universal 2雙架構執行檔,可編譯出x86/ARM架構的執行檔,以便能在內建Intel或Apple處理器的Mac上執行。 如今有不少程式開發者會透過類似Parallels Desktop來執行虛擬機,並在虛擬機下執行Linux以開啟一些背景服務。而這次macOS Big Sur也支援Virtualization功能,讓喜歡開x86虛擬機的程式開發者或玩家也能在ARM Mac下執行這些虛擬應用。 除了macOS Big Sur已經針對ARM Mac平台優化,以及Final Cut Pro優化之外,Apple也與微軟、Adobe等軟體廠商合作,在Office for Mac上能夠非常流暢執行,至於Adobe的Light Room、Photoshop也有ARM Mac優化過,執行流暢程度不亞於x86 Mac平台版本。 當然未來還有更多針對ARM Mac優化的應用程式,目前應該優先推出Universal Binary的版本,後續才會推出純ARM Binary的版本。 最後,因為macOS Big Sur也支援ARM架構的Apps,而您知道iPad可以用來執行iPhone的Apps,那麼這次Mac當然也可以用來「原生」執行iPad、iPhone的Apps,甚至可以同時執行多份Apps (類似你開Android模擬器來跑Google Store裡面的Android Apps一樣,只是這次是用Mac來跑iOS/iPadOS的Apps)。當然,未來在Mac App Store裡面,也會有這些iPadOS/iOS的Apps,讓ARM Mac的用戶可以原生執行這些Apps。 此外,iOS/iPadOS/macOS都採用相同ARM架構之後,程式設計師未來只要一鍵編譯,就可以產生3種平台的執行檔,輕鬆推出各式跨平台應用。 由於Apple已宣佈首款內建A12Z系列ARM處理器的Mac年底上市,因此勢必會搭載macOS Big Sur版本,然而為讓當今的Mac應用程式能夠無縫接軌,Apple給予2年的過渡期,讓程式設計師能先推出Universal Binary,到後年之後全面改用ARM Binary Only,這也將會成為Mac App Store上架的準則。 目前Apple已優先推出Developer Transition Kit,這是一款Mac mini的機器,內建A12Z SoC,提供16GB記憶體與512GB SSD,並安裝好macOS Big Sur developer beta與Xcode,讓程式設計師能夠先購買這樣的開發機,來設計出Universal Binary或是ARM Binary Only的執行檔,並針對未來ARM Mac來優化。 那麼,Apple還會再推出x86的Mac嗎?Apple執行長Tim Cook表示還會有的!事實上,他們正在醞釀新的基於Intel晶片的Mac。由此可推斷,搭載Intel處理器的Mac應該會導入高階的Mac機器(如MacPro、iMac),而搭載ARM處理器的全新Mac可能優先應用在入門或主流級的Mac機器(例如MacBook、MacBook Air等)。 總之,也許到了2022年之後,屆時Apple的ARM晶片效能更快、ARM版本macOS應用優化做更好更成熟時,也就是Apple正式向x86架構說掰掰的時候了!
-
NVIDIA ISC 2020 (下):TOP 500超級電腦排名中,NV擁有333款,佔2/3強,另Selene超級電腦求單出爐
NVIDIA這次在ISC 2020展期中,主要發表了全新A100 PCIe運算加速卡(比V100快20倍)! 同時SXM卡、UFM Cyber-AI、RAPIDS評測軟體也一同發表,展現其AI豐厚的運算實力。此外,在裡面,NVIDIA也展現其強大的效能實力,有2/3的系統都搭載NVIDIA家的產品。另外,針對組裝超級電腦想求單的IT網管者,NVIDIA更發表SELENE超級電腦運算工廠建構菜單,可幫助客戶在一個月內的時間,來建構ExaScale級的超級電腦數據中心! NVIDIA表示,在500款最快超級電腦中,有2/3 (333款)都是搭配NVIDIA的。包含美國、中國大陸、歐洲、美國產業系統、學院等的第一快超級電腦,都看得到NVIDIA的身影。 其中搭配NVIDIA Selene (DGX SuperPOD)超級電腦叢集的部份,就擁有1+ ExaFlops AI運算效能或20.5GFlops/Watt能效,成為前100大超級電腦的主力,而自ISC2017至ISC2020這四年以來,GF/W執行能效也成長3倍! 這次求單不是要組電競桌機,而是要建構一個超級電腦運算工廠。哇!這單怎麼下呢? 先前NVIDIA有發表Saturn V的DGX SuperPOD電腦叢集,賦予各數據中心來建構DGX A100為主的超級電腦,以建構1 ExaFLOPS以上效能的超級AI數據中心!如今NVIDIA也在美國推出針對各產業所打造的工業系統,提供1 ExaFlops的AI效能,27.6 PetaFlops HPL(High Performance Linpack),打破20GFlops/Watt的能效障礙! 在其硬體規劃(菜單)中,採用280組DGX A100超級電腦,內含2240顆A100 GPU,並搭配494組Mellanox Quantum 200G InfiniBand交換器,提供56TB/s網路頻寬、以及7PB的全快閃網路儲存方案!而這些電腦,只要在1個月內就能幫你部署完成,讓您的數據中心一次升級到ExaScale級的運算能力! 隨著NVIDIA發表A100 GPU,搭配先前的DGX A100超級電腦、EGX A100邊緣AI運算模組,以及這次發表的A100 PCIe加速卡,還有A100 SXM加速模組,都可幫助伺服器業者建構效能更強悍的AI級超級電腦,以應用於各種需要高效能運算的科學研究單位,以利進行各種科學與自然相關研究! 至於在AI電腦的求單部份,NVIDIA發表的Selene超級電腦工廠「菜單」,可以幫助數據中心在一個月內建構好,輕鬆打造出ExaScale級的超級電腦中心!值得想要建構大數據運算、科學研究、AI應用等數據中心,來考慮建構! (01) (02) (03) (本篇) (04) (05)
-
NVIDIA ISC 2020 (上):發表全新A100 PCIe運算加速卡,比V100快20倍! 聯袂SXM卡、UFM Cyber-AI、RAPIDS評測軟體亮相
一年一度的ISC High Performance 2020 (ISC 2020)原計畫於台北時間6/22於德國法蘭克福展覽館開展,但因為疫情緣故使其展覽取消,改為線上展覽。這次以HPC (高效能運算)為主題的展覽,自然會有許多主打高效能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齊聚一堂,來為新世代電腦的效能注入一片活水。 NVIDIA身為AI運算的領導廠商,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展覽的機會,向全世界宣告其最新的產品。由於當今的許多科學研究工作,必須仰賴更高效能的電腦來處理,因此NVIDIA所打造的全新運算超級電腦平台,將提供資料分析、模擬、可視化、AI(人工智慧)、雲端、邊緣串流等六大特色與應用,以幫助科學家、醫護人員,來解決未來即將面對的各種課題! 繼先前自家舉辦GTC 2020發表採用Ampere架構的A100 GPU、DGX A100超級電腦,以及EGX A100嵌入式AI運算模組之後,這次NVIDIA在ISC 2020也宣佈推出PCIe版本的A100運算加速卡,可以安裝在伺服器的PCIe插槽(若CPU支援PCIe 4.0的話,就能以PCIe 4.0的模式運作),提供比上世代V100還快20倍的運算效能! 這次聯袂A100 SXM卡版本也亮相,類似MXM子卡設計,這次A100 SXM卡採用更小的面積,提供系統廠商導入至其AI伺服器內。跟PCIe不同的是,SXM的功耗比較低,而 PCIe版可以透過NVLink Bridge來做多重SLI。其用途不一樣,PCIe適合一般伺服器插卡使用,而SXM則適合應用在更纖薄刀鋒伺服器來做應用。 先前NVIDIA發表將提供大數據運算加速軟體堆疊,其中包含Spark 3.0的RAPIDS加速器,可透過GPU來提升運算效能。這次直接將效能數據公佈出來。在大數據分析效能方面,採用DGX A100搭配RAPIDS加速處理TPCx-BB運算,若在純以CPU為主的伺服器叢集系統來算的話,必須準備350組伺服器,共佔22櫃,要吃掉300千瓦的電,總共耗費2千3百萬美元。 而若改用DGX 100超級電腦系統來做同樣的事,只要16台即可搞定,共佔4櫃,僅吃100千瓦的電,總共耗費330萬美元。可看出,TPCx-BB運算,使用GPU的加速效能,是純CPU伺服器叢集的19.5倍!而花費僅1/7,且耗電僅1/3而已。 由於上述的AI超級電腦,是透過許多CPU、GPU來協同運算,各處理器中間都是透過網路高速公路來進行資料交換,為讓這條資訊高速公路暢通無阻,避免攻擊或軟體威脅,NVIDIA / Mellanox在其網路產品中就有設計其對應的網路監控軟體,而這次他們也發表了AI平台專用的網管軟體,以協助IT管理者來輕鬆監控、維護,以提升數據中心內超級電腦的資訊安全。 這次UFM (Unifed Fabric Management) Cyber-AI平台,提供網路驗證、壅塞對應、健康報告、資產對應、安全電纜管理、效能監控、即時分析、預測儀表板等特色,讓IT網管們在管理這些超昂貴超級電腦時,能更加輕鬆方便!以減少停機、當機,網路不穩,效能不彰等問題,以提升AI電腦運算效能與使用安全性。 隨著NVIDIA發表A100 GPU,搭配先前的DGX A100超級電腦、EGX A100邊緣AI運算模組,以及這次發表的A100 PCIe加速卡,還有A100 SXM加速模組,都可幫助伺服器業者建構效能更強悍的AI級超級電腦,以應用於各種需要高效能運算的科學研究單位,以利進行各種科學與自然相關研究! (01) (02) (本篇) (03) (04) (05)
-
NVIDIA RTX 3080效能比2080 Ti快31%?! 3DMark Time Spy效能揭露!
NVIDIA自2018年9月首發推出Turing架構的GeForce RTX 2080 Ti,以及後續的RTX 20系列GPU之後,其以支援硬體光追(Ray-Tracing)的特色,賦予遊戲更逼真的真實世界畫面,提供絕佳的遊戲視覺享受!然已經到了2020年,NVIDIA下世代7nm製程的Ampere GPU也蓄勢待發!其伺服器版本已於GTC 2020正式發表,包含,以超高效能表現,再次稱霸數據中心應用市場。 至於在消費卡方面,據悉NVIDIA的Ampere的遊戲卡系列,可能正式名稱為GeForce RTX 30系列,將採用10nm製程,預計在2020年第四季推出!在效能部份,原先業界,不過現在已有網友優先拿到Ampere GA102的高階顯示卡(不確定是3090/Titan、3080 Ti/Super還是3080),並以3DMark來進行效能測試了! 根據的揭露,他們以某張NVIDIA Ampere GA102 GPU的高階顯示卡,在3DMark的Time Spy場景(DX12)中,測到18257分,比RTX 2080 Ti創始版的13939還快了30.98%!甚至贏過Titan V的16857分約8.3%,由此可見這次GA102的顯示卡效能非常強悍! 上述的圖表可以發現到,這次GeForce RTX 3080顯示卡的效能: ● 比一般RTX 2080 Ti 創始版快30.98% ● 比MSI RTX 2080 Ti Lightning Z顯示卡快21.07% ● 比Titan RTX顯示卡快22.14% ● 比使用LN2模式超頻後的Titan V還快8.30% ● 比Kingpin超頻玩家用EVGA RTX 200 Ti XC稍微慢個2.18% 上述測試報告中表示,GA102的高階顯示卡有分成24GB、12GB、10GB記憶體版本,而這次他們測試的顯示卡,根據3DMark的系統回報,GPU爆發時脈為1935MHz,記憶體時脈則高達6000MHz,這個應該等於HBM2等級的速度了吧!而目前已知不同版本的記憶體的時脈,分述如下: 採用14Gbps GDDR6 → 1750MHz 採用16Gbps GDDR6 → 2000MHz 採用2GT/s HBM2 → 1000MHz 因此上述的記憶體時脈回報成6000MHz,可能是因為3DMark的SysInfo還不認得這款新的記憶體,或是驅動程式回報的問題,總之,上述的規格僅供參考!等正式顯示卡上市之後,就可以確切了解真實的記憶體時脈! 根據原文章表示,這次的測試結果可以100%確認是真的!不是亂掰的。然而這次可以發現GPU時脈僅1935MHz,跟上一代12nm Turing的時脈差不多,沒有什麼太大提升,難道其效能提升3成的最大幫助,是因為Ampere製程提升到10nm的緣故?還是Ampere GPU內部的繪圖架構有很大的改進,讓其效能突飛猛進? 總之,這個問題還是等正式顯示卡上市之後,就可以得知了!但還是希望GPU時脈可以再提升一些就是了!
-
工廠改造完成、「真‧電競口罩」正式發售,Razer於香港開賣醫療口罩
在前陣子Razer為了在肺炎疫情盡一份心力,宣布將自家的滑鼠墊產線改造成口罩生產產線,如今這條產線似乎已經改造成完成並正式投入生產,因此在上開放線上購買。 根據官網的的資訊,Razer所推出的口罩一盒售價高達了159元港幣,大約等於610元台幣,一盒內含30片口罩,也就是一片口罩大約要價新台幣20.33元! 不過如此尊爵不凡的口罩在設計上很明顯的不是為「電競而生」,而是完全符合醫療法規的三層醫療口罩,通過了美國FDA、ISO 13485、EN 14683 Type1標準、ASTM Level1等認證,並具備不小於95%的BFE值(細菌過濾值)。由於畢竟是醫療用口罩,招牌的RGB當然是完全沒有,甚至就顏色都沒得選(?)。 目前雷蛇使用#RAZERFORLIFE(Razer For Life)作為產品的宣傳號召,有鑑於近期中國的疫情又死灰復燃,西方國家的狀態也依然在水深火熱,各方面的醫療物資依然還是處在短缺或供應吃緊的狀況,不得不慶幸身在台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Intel推出第三代Xeon處理器(Cooper Lake)家族,適合4P-8P系統,連袂Optane 200系列、D7系列PCIe 4 SSD,以及新FPGA一同亮相
繼Intel於5/20正式推出代號Comet Lake-S的之後,雖說還是14nm、PCIe 3.0架構,但其實Intel早就有PCIe 4.0的方案,只是要先放在「貴」的產品線,也就是Server (伺服器)市場。 Intel於6/18正式推出代號Cooper Lake的Xeon Scalable伺服器處理器,且聯袂發表Intel SSD D7系列的P5500與P5600數據中心級SSD,可以支援PCIe 4.0喔!,以提供各行各業來建構效能更強大的AI級數據中心! 為讓伺服器市場不要再被,Intel於6/18正式推出第三代Xeon 可擴充處理器,內建AI加速指令集(如bfloat16),搭配Intel Deep Learning Boost (深度學習爆發)應用,讓AI的推理和訓練工作,可以更廣泛部署在GPGPU的元件,以運用於圖像分類、推薦引擎、語音辨識等應用和語言建模,以幫助數據中心提升AI工作的執行效能。 先說明CPU的部份,這次Intel公佈的Xeon處理器共有11款。包含Xeon Platinum 8300H系列共6款,以及Xeon Gold 6300H或5300H系列共5款。核心數從16C32T到28C/56T。Platinum系列皆可支援4P或8P,記憶體可以支援到DDR4-3200,而Gold系列則最高支援到4P,記憶體時脈則維持到DDR4-2666或2933。 至於售價方面,這次Cooper Lake的最高旗艦:Xeon Platinum 8380HL處理器,採28C56T設計,時脈為2.9~4.3GHz,快取達38.5MB,TDP高達250W,建議售價為13,012美元(快要新台幣40萬元),相較於AMD目前代號Rome的第二代EPYC 7742 (64C/128T,時脈2.25~3.4GHz,快取256MB,TDP達225W)才6,950美元(約新台幣20.8萬多),已經快兩倍的價錢了! 除了發表第三代Intel Xeon Scalable處理器之外,這次也推出了新的Intel Optane Persistent Memory 200系列,是一款非揮發式記憶體,與5年前的平台相比,可達到平均1.9倍的效能提升。此外,在擴充彈性方面,也提供了Intel Speed Select Technology,對比5年前的平台,資料庫處理速度可提供高達1.98倍速!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Xeon Gold中,有3款提供,這是一種可以更精細地控制CPU效能的技術,從而優化總持有成本。搭載Intel SST後,一台伺服器便能執行更多作業,成就超過往常。總之,這次的三代伺服U,效能幾乎能提升近一倍就是了!以下是各種應用下的效能提升佔比! 再來看看Intel在Xeon Scalable處理器的發展藍圖吧!自2019年第二代Cascade Lake之後,2020年第三代Cooper Lake則提供4~8處理器插槽架構,主打高階伺服器市場,而稍晚發表的Ice Lake則僅提供1~2處理器插槽,主打較為入門的伺服器市場。至於2021年,則將正式發表Sapphire Rapids,採用新製程,並將支援新世代DL Boost指令集:AMX。 至於在記憶體與儲存產品部份,先看Optane Persistent Memory吧!這次發表的200系列產品,可搭配最新第三代Xeon Scalable平台使用,單一CPU插槽可支援高達4.5TB的記憶體容量,相較於先前世代的產品,平均可提升25%的頻寬,且與一般主流的SSD產品相比,處理速度還快了225倍(因為類似接近RAMDISK的速度,所以才這麼快)。如此一來,就能讓管理數據密集型的工作負載(如數據庫,虛擬機密集應用、資料分析和HPC高效能運算),獲得絕佳的高效能運算結果。 上述算是記憶體產品,至於儲存裝置部份,Intel這次也推出3D NAND SSD D7-P5500與P5600,容量支援高達7.68TB,採用U.2 NVMe介面設計,可支援PCIe 4.0 (但目前Intel還沒有平台可以支援PCIe 4.0,反而AMD那邊EPYC平台可以支援XD),並具備低延遲PCIe控制器,可滿足AI和分析工作負載時對於I/O頻寬的強大需求,讓更多資料得以快速存取,以提升IT管理效率和資料儲存安全性。 雖然這次完全沒提到Xe相關的GPU產品新資訊,畢竟效能還是輸老黃NVIDIA的產品太多!那麼Intel在AI解決方案的布局,就是以FPGA來補足。先前Intel有推出Stratix 10 FPGA,可針對不同的執行需求來打造專屬的指令核心,而這次所推出首款「AI優化版」的Stratix 10 NX FPGA,將讓AI執行效率爆衝,讓其效能一飛沖天,以趕走黃巾賊!XD Stratix 10 NX FPGA,是Intel首款針對高頻寬、低延遲AI加速需求的「AI優化版」FPGA (場域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處理器。可為客戶提供可客製化、可重新配置的和可擴展的AI加速功能,以用於像是自然語言處理、欺詐檢測之類的運算需求。Stratix 10 NX FPGA採用14nm製程,透過EMIB(嵌入式多晶片互連橋接)機制來連接到周圍的高頻寬記憶體(HBM)、高效能乙太網路,並連到AI Tensor模組,即新AI優化運算區塊,其中包含了密集陣列的低精度乘法器,一般可以用於AI模型建模應用。 透過上述Intel一次推出伺服器相關產品,包含第三代Xeon Scalable伺服器處理器、Optane 200系列持續性記憶體、3D NAND SSD P5500與P5600 PCIe 4.0 U.2 SSD,以及全新的Stratix 10 NX FPGA,可說是再為伺服器市場注入新的氣象! 雖然這次沒發表跟Xe相關的GPU產品新資訊,改以FPGA來上陣,以超「蘇」趕「黃」!總之,IT部門可以參考看看囉!看是否要花兩倍的價錢來選擇還是14nm、PCIe 3.0規格的第三代Xeon處理器平台…
-
《Apex英雄》宣布今秋推跨平台對戰功能、Nintendo Switch版同步發表
不可否認的,大逃殺類型遊戲在2020年的今天,熱度已經退燒了不少,不過仍有許多死忠的粉絲依然十分熱愛,這也讓大逃殺類型遊戲依然不死、且持續更新,包含可說是始祖的《絕地求生》也都繼續在做最佳化、曾經爆紅的《要塞英雄》日前才正式推出第三季活動,至於曾經改寫過大逃殺類型遊戲系統的《Apex英雄》也持續在活躍中,最近他們更是發出新的更新內容:今秋帶來跨平台遊玩。 才剛結束的EA Play線上論壇直播中,EA針對《Apex英雄》推出了幾項重大消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自然就是跨平台對戰功能,同時也加上宣布Nindento Switch版本遊戲,雖然Switch版本的消息並未發表任何實機遊戲畫面,不過基本上可以預期成畫質縮減的家用遊戲主機版本,操作體驗大抵來說會和Xbox及PS4相同。 目前《Apex英雄》正熱騰騰的進入第五季活動,帶來許多特殊的新系統設計,也算是為遊戲帶來新的一波熱潮。而事實上,雖然射擊遊戲一向都還是以PC為主,但遊戲主機版本因外掛相對來說較少,也因此讓許多擁有遊戲主機的玩家都躍躍欲試,因此,遊戲主機玩家數目到也不少,跨平台對戰或許有望帶來更多話題,尤其是Switch版本的推出。 不過話說回來,遊戲主機玩射擊遊戲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瞄準(畢竟有瞄準輔助XD!),主要還是在於畫面轉換的速度,畢竟想要快速調整視角,靈敏度就要調高,但這樣一來在瞄準時就會非常吃力,因此,跨平台版本推出後,可以預期兩種狀態:眾多遊戲主機平台新手在近距離槍戰時被PC玩家輾壓、另一種則是遊戲主機玩家躲在遠處狙擊。不過到時候是否要跨平台玩,應該是玩家在組隊時可以自己調整的選項就是了。 另外,隨著XSX和PS5遊戲主機即將推出,玩家們想必也非常期待海馬瀨人...阿不,是最新的跨世代遊戲主機玩這些射擊遊戲或是其他高畫質遊戲的表現吧!尤其採用SSD以後,勢必會讓整體的遊戲更加流暢,不過想用遊戲主機打game的玩家就還要再等等囉!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